《外交》季刊

践行全球安全观 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

白天

外交部涉外安全事务司司长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亚信峰会上首次提出积极倡导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的亚洲安全观,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同。在2017年国际刑警组织第八十六届全体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强调各国应树立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以合作谋安全、谋稳定,以安全促和平、促发展,努力为各国人民创造持久的安全稳定环境,进一步唱响了中国的安全新理念。

  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高举合作、创新、法治、共赢的旗帜,推动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安全观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为中国开展对外安全合作与交流、维护国际和平安全提供了重要理念引领,为在安全领域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思想动力。


中国的全球安全观准确回应人类面临的安全挑战


  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成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与此同时,时代潮流中也有险滩、暗礁。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冷战思维沉渣泛起,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公共卫生、恐怖主义、新型犯罪等全球性非传统安全威胁愈加突出,复杂和不确定性成为国际安全新现实。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需要新的智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国际安全形势变化的新趋势,深刻总结古今中外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直面当今世界面临的现实安全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只有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新理念,同心协力应对各种问题,才能实现共享尊严、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中国提出并践行全球安全观,既立足于保持中国的国家安全大局稳定,又致力于促进人类共同安全和世界和平发展,体现了维护自身安全和促进国际共同安全相统一,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是符合时代潮流、顺应时代呼唤的先进理念和伟大构想。


中国的全球安全观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全球安全观包含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四大核心要素,体现了中国风格,展示了中国胸怀,彰显了中国智慧。

  全球安全观倡导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实现共同安全。习近平主席指出,安全应该是普遍、平等、包容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绝对安全”。共同安全意味着安全是双向的,自己安全也要保证其他国家安全。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实力强弱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各异、利益诉求存在差别,但都是平等的成员,在安全互动中都是利益攸关方,是相互依赖、休戚与共的关系。2020年以来,世界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人们前所未有地意识到,各国是如此安危与共、唇齿相依。只有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实现共同安全,才能保障自身安全。

  全球安全观倡导统筹维护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实现综合安全。习近平主席强调,安全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问题紧密相关,非传统安全威胁和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一个看似单纯的安全问题,往往不能简单对待,否则就可能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习近平主席还指出,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国际安全治理。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的安全问题,又要统筹谋划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恐怖主义问题就是这种情况。它既是非传统安全威胁,同时也同地缘政治、宗教文化、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有关,很难有一剂良方做到药到病除,必须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久久为功。

  全球安全观倡导通过携手共进,实现合作安全。习近平主席指出,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当前,安全问题的传导性、联动性、跨国性越来越突出,仅靠一国单打独斗已经无法实现自身安全,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合理应对,以合作谋安全、谋稳定,为创造持久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作出贡献。以日益猖獗的海盗问题为例,这一问题对国际航运、海上商业航线安全和有关国家的安全及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并且涉及国家主权、航道安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诸多因素,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协调、合力应对,制定全面战略进行预防和打击。

  全球安全观倡导安全和发展并重,实现可持续安全。习近平主席指出,贫瘠的土地上,长不出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习近平主席还多次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对世界上很多国家来说,发展就是最大的安全,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总钥匙。没有经济社会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们安居乐业。要实现可持续安全,需要聚焦发展主题,积极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夯实安全的根基。近年来,一些国家由于战争冲突,人民流离失所,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倒退,反过来加剧本国局势动荡,陷入安全与发展螺旋式下降的恶性循环。

  全球安全观摒弃了零和博弈、绝对安全、结盟小圈子的陈旧观念,致力于以系统观念和共赢思维解决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安全问题。这一安全观秉持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处世哲学,继承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和平发展思想,符合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和使命,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和赞赏。多国人士认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内涵丰富、理念先进,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维护国际安全、促进世界繁荣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推动各国加强安全合作,共同创造稳定和谐的国际安全环境。


中国的全球安全观拥有广阔的实践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开拓创新,在践行全球安全观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中国推动全球合力战“疫”,向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派遣医疗专家组、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推动疫苗成为国际公共产品,为全球公共安全作出巨大贡献。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并同各国加强务实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在新疆着力改善民生、加强法制宣传、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铲除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滋生的土壤,并同其他深受恐怖主义荼害的国家积极开展反恐和去极端化交流合作,为全球反恐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身处百年变局,中国将慎终如始,坚持做好自己的事,同时继续为践行全球安全观、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不懈努力: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承担与我国国力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这条道路。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我们将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将顺应世界人民的呼声,主动适应和引领时代潮流,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承担大国责任。

  坚持推进对外安全合作,共同应对错综复杂的安全挑战。中国将坚定不移在结伴不结盟原则基础上广交朋友,既努力推进大国安全协调与合作,又不断拓展同周边友好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安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广泛深入的安全合作与交流,构筑更加牢固的双边政治互信,支持彼此维护好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积极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海盗等全球性安全挑战,协力打造更加坚实可靠的内外安全环境。

  坚持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国将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国商量着办,为建设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助力。我们将坚持国际法治精神,努力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我们将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全球治理变革提供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动国际社会以更加有力和有效的举措应对各类全球性安全问题。

  坚持建设性介入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中国将继续深入参与解决朝鲜半岛核、伊朗核、阿富汗、叙利亚、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以平等对话弥合分歧,以谈判磋商化解争端。维护已经达成的多边安全协议和各方共识,反对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我们将与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和塑造好这个世界的和平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