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季刊

国际风云激荡与体系调整变革之年


       2014年,国际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动荡不安的一面更加突出,热点问题持续升温,地区局势加速演变,大国博弈较量加剧,世界经济分化明显。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线,世界格局正在经历复杂深刻的调整与变革。
一、安全局势出现新一轮动荡
       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打破了欧洲持续多年的相对安宁局面。2014年初,乌克兰国内抗议活动升级为暴力冲突,反对派全面掌控议会并组建新政府,总统亚努科维奇赴俄避难,克里米亚举行全民公投并入俄联邦。乌克兰当局与东南部地方武装爆发军事冲突,虽在有关方面斡旋下签署明斯克停火协议,但冲突仍未停止。
       中东热点问题复杂演变。西亚北非地区动荡进入第四个年头,形势仍未平静。叙利亚运出全部化学武器,巴沙尔总统赢得大选实现连任,国际社会继续政治解决努力,叙利亚问题第二次日内瓦会议召开,联合国安理会将叙人道救援机制授权延期至2016年1月。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经过数轮谈判未能达成全面协议,谈判期限延长至2015年6月30日。巴以和谈停滞,以色列“保护边界”军事行动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巴以再度紧张对峙,联合国确定2014年为“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年”。
       极端恐怖势力趁势崛起。“伊斯兰国”宣布建立覆盖叙利亚东部和伊拉克西部大片地区的“伊斯兰哈里发国”,号召全世界穆斯林进行“圣战”,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攻城略地,实施种族屠杀,杀害美英法等西方国家人质。全球反恐形势严峻,美国大幅调整反恐战略,联合西方和中东盟友组建“国际反恐联盟”,对“伊斯兰国”发动军事打击。伊拉克政府军展开反攻,收复部分失地。受中东地区复杂的政治、种族、教派等问题牵扯,反恐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埃博拉疫情演变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疫情迅速蔓延,并扩散到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美国、西班牙、马里等地。此次疫情病例和死亡数字超过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所有疫情的总和,酿成全球近30年来最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国际社会全力应对疫情,各国纷纷提高防控水平,并向西非三国和有关国际组织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积极开展“防疫外交”。
二、大国关系迎来新一轮调整
       美俄关系因为乌克兰危机降至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谷。双方掀起激烈的制裁与反制裁斗争。美国牵头抵制八国集团索契峰会并暂停俄成员国资格,联合西方国家逐步升级对俄制裁,触及俄能源、国防、金融等行业,美国总统奥巴马甚至将俄同埃博拉、极端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威胁。俄罗斯毫不示弱,一方面大力振兴经济,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军力,针锋相对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
       欧俄关系受到乌克兰问题冲击。欧盟及英法德等欧洲大国不断向俄施压,与美一道加大对俄制裁,欧俄裂痕加深。但与美国相比,更为紧密的欧俄地缘、经济和能源联系使欧洲在处理对俄关系时相对克制,双方也试图通过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等渠道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并通过高层交往等方式保持外交层面的对话沟通。
       美欧关系再度拉紧,但利益不尽一致。一方面,乌克兰问题使美欧加强合作的紧迫感上升,为双方修补因斯诺登、监听门受损的关系提供了转机。北约威尔士峰会通过《战备行动计划》,决定加强快速反应力量,强化东部军事部署。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拟引入能源协定,为美向欧开放页岩气出口、减少欧洲对俄能源依赖提供契机。另一方面,因美欧与俄经济融合程度不同,双方在对俄制裁问题上存有分歧,步调不尽一致。
       中国同俄、美、欧等大国关系不断推进。国家主席习近平连续第二年首访俄罗斯,普京总统访华,中俄元首年内五次会晤,一批重要合作项目取得进展。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继2013年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之后,中美元首举行瀛台夜话,双方在签证互惠安排、应对气候变化、建立两军互信机制等领域达成重要成果,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取得早期收获。中欧高层往来频密,双方务实合作向创新合作迈进。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巴西,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团结协作和战略沟通不断加强。
三、世界经济面临新一轮分化
       世界经济缓慢增长,主要经济体复苏态势分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中称“世界经济陷入平庸增长状态”,“仿佛走在平衡木上”。国际机构不断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对2014和2015两年的预测降至3.3%和3.8%。
       发达经济体继续复苏,但增速差异明显。美国经济低开高走,复苏稳步加快,2014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达5%,11月失业率降至5.8%,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多呈现近年来最好数据,美联储退出长达六年的量化宽松。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中自信地宣称,美国已走出经济衰退。欧盟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一直在10%以上。欧洲央行日前宣布推出逾1万亿欧元规模的量宽计划。欧委会预测欧盟和欧元区全年经济增长率仅为1.3%和0.8%。“安倍经济学”神话破灭,日本经济起伏不定,IMF预测2014年日本经济增长0.9%,2015年仅增长0.6%。
       新兴经济体增长同样“冷暖不均”。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领跑者。印度得益于经济改革,在人口增长和推进城市化的支撑下,2014年经济增长约5.5%,有机构预测印度有望在2015年成为第七大经济体。受油价暴跌和美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卢布对美元汇率下降41%,通胀率超过10%,俄央行预测2014年GDP增长0.6%,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纷纷调低俄主权信用评级。巴西经济增长乏力,2014年经济增长率仅0.2%左右。南非贸易赤字扩大,本币汇率震荡下行,预计2014年增速为1.4%。
四、国际体系经历新一轮变革
       二十国集团(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上升。G20布里斯班峰会提出到2018年前使G20整体GDP额外增长2%以上的目标,制定了全面增长战略和《布里斯班行动计划》,确定了1000多项促进经济增长的举措,同意建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发出了世界主要经济体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积极信号。G20其他成员国还公开敦促美国尽快批准IMF改革方案,进一步推进国际经济体系变革。
       金砖国家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金砖国家领导人福塔莱萨会晤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为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增加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屏障。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采用平均出资、份额一致的新规则,既体现了金砖国家合作平等互利的原则,也创新了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分配方式。这两大金融安排是发展中国家自主创立多边金融机构的一次尝试,为现存国际经济金融机制提供了有益补充和完善。
       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艰难推进,区域贸易谈判日益活跃。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落实《贸易便利化协议》的议定书最终得以通过,将正式被纳入世贸规则体系内。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决定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各方力争于2015年年底前完成谈判。TPP谈判成员正在抓紧弥合分歧,TTIP完成第七轮谈判并进入具体文本草案磋商阶段。国际发展合作进入责任再分配、规则再塑造、秩序再调整的关键阶段。
       国际舆论围绕一战爆发100周年、二战爆发75周年等时间节点以及当今世界乱象密集发声,就世界和平与国际秩序等问题发表看法。有关讨论和反思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世界局势不稳定因素增多的担忧,以及对当前国际体系变革和国际秩序重塑的思考。
五、亚太形势发生新一轮演变
       据IMF预测,2014年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6.5%,接近世界平均增速的两倍。亚太主要国家政局平稳,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与其他动荡地区形成鲜明对比,越来越成为全球繁荣之基和稳定之锚。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也在发生复杂变化。美国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与地区盟友举行军事演习、加强防务合作。日本安倍政府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在历史问题上与邻国摩擦加大。朝鲜半岛局势一波多折,阿富汗局势面临“三重过渡”,中南半岛一些转型国家政局存在隐忧,地区局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
       中国在维护亚太地区安全、促进区域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上半年,中国成功举办亚信峰会,首次系统阐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提出地区安全与合作新架构等重要倡议,受到广泛认同。下半年,中国又成功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出亚太梦理念,推动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推出建设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勾画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四点构想,引领了区域合作方向。中国还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得到沿线50多个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取得重要进展,丝路基金已经设立,加速了本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
 
       展望2015年,世界各国将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联合国成立70周年,并共同制定2015年后发展议程和2020年后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放眼全球,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更加突出,合作与变革的呼声更加高涨,建立利益与命运共同体的诉求更加强烈。同时,国际形势中的各种复杂因素不断交织,风险和挑战增多。美联储加息的时机、幅度和速度存在不确定性,欧元区超万亿欧元的量化宽松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变数,发达国家债务积压、高失业等金融危机遗留的深层问题仍未解决,大宗商品特别是石油价格下滑影响资源出口型国家经济稳定。乌克兰、朝核、伊朗核、叙利亚、巴以局势等热点问题不时升温,大国地缘政治角力更加激烈,美西方与俄制裁与反制裁的后果不断显现。各方均积极推进于己有利的贸易新规则和自贸区安排,着力争夺网络、外空、深海、极地等战略新疆域的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
       在调整与变革不断加速的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下,加强谋划才能运筹帷幄,主动进取才能抢占先机。中国外交将在新的一年里,坚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展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建设性、负责任的大国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的贡献。